请输入关键字

《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: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》等作品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

2017-09-25

       近日第十七届孙冶方科学奖公布评选结果,3部著作、3篇论文获奖,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《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: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》、论文《中国经济减速的生产率解释》(收录于《比较》2014年8月刊)、《产业政策和竞争》(收录于《比较》,2016年2月刊)荣获该奖项,占据获奖作品的半数之多。


       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起始于1985年,是为纪念中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,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,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。该奖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组织评选,其获奖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,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各领域的最高水平,被誉为“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”。


       《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》是一项关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和“十二五”规划研究课题的成果汇总。由世界银行驻中国首任代表林重庚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·斯宾塞牵头,汇集了20多位来自国际不同机构、拥有不同背景和不同经验的经济学家,其中包括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彼得·戴蒙德、 “新增长理论之父”保罗·罗默。各位专家从国际经验出发,借助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,分析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,例如增长方式转变、扩大内需、培育中产阶层、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等等,就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或措施,提出了中肯的建议。



       清华大学白重恩和中央财经大学张琼的论文《中国经济减速的生产率解释》,从生产率角度探讨我国经济当减速的原因和未来走势:首先利用1978 年以来分省数据考察了生产率波动的影响机制,之后对近年来生产效率变动的源泉进行了分解,并模拟了2008 年以来大规模投资在“稳增长”中的作用,最后从生产率角度讨论我国经济增长的未来走势。


      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领军人物菲利普·阿吉翁等人的文章《产业政策和竞争》以中国为背景,讨论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可以提高生产率,进而推动增长。作者们使用1998—2007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,从实证角度研究补贴、税收减免、(低息)贷款和关税等产业政策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。


相关新闻推荐

因信行远 以书传心——中信出版赴...

2020-01-10

12月25日,中信出版一行7人来到了元阳县的中信桃园希望小学,举办了一场“中信出...

查看详情

中信出版集团双11成绩喜人

2019-11-15

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双11活动圆满收官,再创佳绩。

查看详情

中信出版集团成功登陆A股市场

2019-07-05

7月5日,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,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...
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