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梅凯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执行策划编辑
四年前,诚品创办人吴清友先生亲自找到台湾《远见》杂志的资深编辑林静宜,授权她为诚品创作一本品牌专书。作者花了两年半时间跑遍台湾、香港、苏州多家诚品分店,采访诚品核心团队超过50人,搜集了相当多素材,关于诚品的大量一手资料都是首次在这本书里与读者见面。
而本书的简体中文版也终于打磨出做书人期待与要求的高品质,只有当实体书拿在手上推敲细节时,才能感受到那种“低调的华丽”。而为了让这本书不仅仅成为一个商品,更是实践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执着的理念和情怀。
我们就这本书的工艺和营销分享一下这本书从策划到营销,整整10个月的打磨过程。
细心打磨,《诚品时光》中的“匠人精神”
吴清友先生不仅对于书店的空间和内涵有深刻的把握,而且对于书籍的装帧和工艺也有独到的见解。他花费了三年时间亲自打磨,选纸、装帧、工艺的每个环节都是这位创办人亲自把关。《诚品时光》台湾原版在工艺上极其低调,没有太复杂的设计,但我们拿到手中研究过后,发现要追上台版书的品质,需要耗费很多功夫。
去年7月中旬,这本书的台湾版刚刚上市,就在召开新书发布会前夕,吴清友先生突然离世,新书发布会也随之取消。而我们也是不久前才收到书稿,样书却还没见到,依然在从台北邮寄过来的路上。当时我们有过一个想法,用加急的办法在两个月之内让这本书上市!按照这个规划,审稿、版式、封面、营销可以同时开工,并且社里也给我们开绿色通道,每个环节都可以加急处理。
我们再三权衡,也经过与诚品负责人沟通,最终没有按照预想的加急方式来做这本书,因为这么做会毁掉一本好书。这对于营销来说,不是一件好事情,因为我们早早地就放出了消息说,这本书在近期会上市。可是,我们还是打算慢慢磨。
于是从7月开始审稿,到4月全面上市,这本书经历了将近10个月的打磨过程。审稿的环节有很多有趣的故事,这里就不讲述了,我们先说这本书的工艺。
我们邀请了负责中信出版社“见识丛书”封面设计的谭达徽先生来做这本书的装帧设计。碰到的第一个麻烦是版式设计和书的厚度问题。台湾原版书用宽松的32开版面并留白,书脊厚度为20毫米,对于一本286页的书来说,已经是很厚了。简体字版排出来248页,用的是宽松而又美观的排法。为了让这本10万字的书拿起来有厚重感,内文纸也是一个难题。
《诚品时光》印制现场
最难的还是压凹和起凸的工艺。原版书没有用亚膜和过油,200克重以上的封面纸柔韧却保持了清晰的纹理,即便经过铜版压凹一个100毫米×100毫米的模块后,纹理依然保持清晰,然后在这块凹版的基础上起凸一行小字,同时还要避免纸张龟裂,从油墨中泛白。
装帧设计从8月份开始,9月份第一次打样失败了,封面和内文分别在两家厂做,就一般书而言是合格的了,可是对照原版书,完全不达标,书脊厚度也只有16毫米,看起来十分单薄。
10月份第二次打样,换纸,换墨,工艺全部更新,基本合格,然而,虽然内文纸用了100克重的厚纸,但书脊厚度依然只有16.5毫米,而且粗糙。
12月份第三次打样,封面依然是在北京尚唐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制,我们的编辑和设计师亲自去印厂,和负责工艺的经理一起研究怎么将压凹和起凸做到最好。而内文打样,则是在雅昌数码中心,这里原本不做书的,有全中国最好的数码快印机器,制作的相册和日历极其精美,我们还是通过设计师才预约到这家印厂,制作了内文,最后的成品效果极其惊人!
《诚品时光》整体效果
封面纹理
烫金铜版、起凸铜版
裸脊锁线装订,比一般图书的裸脊效果更平整
内文文字效果,即使用放大镜看也不会虚
然而,了解行情的人都知道,如果完全按照上面的清单来实现,这本书68元的定价基本上就是只赔不赚了。
最后,我们采纳了上述绝大多数规格,除了内文用纸改为北京业宇全兴纸制品有限公司的至美120克重纸。印制同事说:这么厚这么贵的纸,你们是拿封面用纸做内文呀!这样的效果就是书脊厚度终于到了20毫米,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了。
至于其他工艺,也有值得一提的:
红色和绿色双款封面,没有现成的规格可用,因为是标志性的“诚品红”和“诚品绿”,属于专色。尚唐印厂的师傅买过来油墨之后,在机器上手工调墨色,用了几百张封面纸一张一张打印和比对,最后才调出来满意的颜色;
压凹和起凸的工艺,也全是由尚唐的师傅手工操作,因为只要力气或者机器的温度大一点,封面的纹理就会消失,而力气太小则会看不见压凹,也没法做起凸了。这本书工艺最后完成全靠师傅纯人工摸索出来的一个最佳力度;
内文虽然是单黑,却在四色机上跑,为的是保证内文十几张黑白插图清晰;
……
经过这么一番讲究的过程,其实这本书的成本比一开始设想的还要高出许多了。不过我们并没有调整定价。
这样时间就到了2月份年前了。等到下厂开印,已经是过年回来之后的3月份了。
“诚品精神”,联合百家书店的“文化营销”
除了常规的营销动作之外,我们还设想了一个更大的营销方案,这是在这本书的选题之初便制定好的一套方案,就是联合全国百家书店和百家店长做一个关于“书店精神”的活动。
如今实体书店的处境,比我们制定这个方案时候的处境并没有改善多少,这也是这个活动与这本书的契合之处——借着《诚品时光》所呈现出的书店精神,来鼓舞那些拥有理想、拥有情怀,从来不曾放弃做梦的一批书店人。
想法很好,真正要做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极其艰难。
在这本书正式上之前,除了我们编辑部,还没有任何人看过这本书的内容。在第二次打样的同时,我们找到销售部门的姚童节同学,让她帮忙给全国对阅读有热情的书店店长挨个儿发邮件,告知我们有《诚品时光》这本新书出版,并希望店长能为这本书或者就书店精神写上一段话(当然,我们还要了各位店长的照片)。
我们做这个邀请的目的首先并不在于有很多人能够帮忙推荐这本书,我们是在实践吴清友先生关于文化、关于情怀的初衷。
我们也曾很担忧,不知道能有多少书店店长愿意响应这本书和这场活动。但是结果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,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,我们已经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,从北京到深圳,从济南到银川的37位书店店长和经理的反馈(后续还有更多店长持续反馈)。
有很多细节令我们感动:有的店长写下了缅怀吴清友先生的文字,有的店长谈论了诚品的经营对自己的影响,还有店长就阅读和书店认真写了自己的感悟。根据销售部门同事的说法,有的店长为了短短几句话,仔细推敲,前后改稿七八次,最后才给我们发的邮件。
“诚品,是业界诚意、执著、专业、创新的实践者,是文化亦生活的引导者。诚品精神,是每一位书业人孜孜以求的文化,实体书店,提供每一位阅读者深耕的人文土壤。阅读感受温暖,文化荡涤心灵,缅怀吴清友先生,了解诚品文化,我推荐《诚品时光》。”——崔小光(天津图书大厦总经理)
“诚品,开创了实体书店经营的全新模式,以独特的“诚品经验”,打造了国际闻名的文创品牌,成为引领实体书店经营新路的地标。吴清友先生为人积极、乐观,严谨、进取,虽未曾有幸与其谋面,但仍可深深感受到他在书店经营上为普罗大众的坚持。解读诚品,追念先生,我推荐《诚品时光》。”——肖新建(湖南图书城总经理)
关于更多的店长推荐,详情可见: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paXi2T8KZdExJxSc5550Ag
后续的工作还有很多,比如很多书店单独辟出来空间为《诚品时光》码堆,有的门店还自己设计了巨大条幅,十分壮观。
书店码堆
钱小华、许知远、张立宪、张作珍和朱升华等文化人士也对诚品表示赞赏。正如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前总经理张作珍所说:“无论是中国本土书店,还是海外华人书店,总能或多或少看到诚品书店的影子。”
于是我们也邀请了单向街、万圣、百草园、先锋、季风、枫林晚等独立书店,就“书店精神”这个主题共同发声。这个活动依然在进行……
“理想是要用生命去雕刻的,诚品如果不是对书业充满着正直和良知,就不可能让人感受到那种真诚和人性的力量。”——钱小华(南京先锋书店创始人)
“虽然单向街的运营模式与诚品书店有所区别,但吴先生和他所创造的诚品模式,永远是我们这些书店经营者学习的榜样。”——许知远(作家,单向街书店创办人之一)
“诚品把我们的想象空间放大了。原来我们想,书店就是一个书店,其实书店可以变成一个人的生活方式,或者变成影响更多人的精神空间。”——朱升华(杭州枫林晚书店创办人)
自1989年来,诚品已经走过近30年。所有过去的时光,那些尚未说完的故事,都在《诚品时光》这本书里一一展现,所有将至未至的时刻,也都将因循着这本书中所镌刻的记忆砥砺前行。